电子文章 | 电子资料下载 | 家电维修 | 维修资料下载 | 加入收藏 | 全站地图
您现在所在位置:电子爱好者电子文章防雷接地智能化大厦综合布线系统的防雷与接地

智能化大厦综合布线系统的防雷与接地

08-09 21:05:25 | http://www.5idzw.com | 防雷接地 | 人气:714
标签:防雷接地规范,防雷接地系统,防雷接地方案,http://www.5idzw.com 智能化大厦综合布线系统的防雷与接地,http://www.5idzw.com

2.5.3 SPD的选择

  SPD选择原则可参考下列要求:

  (1)信号线SPD的选择

  ①信号线SPD的箝位电压应满足网络系统接口的需要,工作电压及电流应满足系统的要求,对雷电响应时间应在纳秒级;
  ②总配线架的保安单元应符合YD/T694-1998总配线架技术要求的规定;
  ③信号SPD应满足信号传输速率及带宽的需要,其接口应与被保护设备兼容;
  ④信号SPD的插入损耗应满足通信系统的要求;
  ⑤信号SPD的标称放电电流为3kA。

  (2)同轴SPD的选择

  ①同轴SPD插入损耗应≤0.2dB,驻波比≤1.2,工作电压及电流应满足系统的要求,同轴SPD最大输入功率能满足发射机最大输出功率的需要,安装与接地方便,具有不同的接头,同轴SPD与同轴电缆接口应具备防水功能;
  ②同轴SPD的标称放电电流应≥5kA。

  (3)网络数据线SPD的选择

  计算机、控制终端、监控系统网络数据线用的雷电过电压保护器件有RJ45、RJll、RS232、RS422、RS485接口及同轴型数据线SPD等,其中,RJ系列的SPD分为单端口和多端口产品,其SPD的工作电压和传输速率可供选择。

  计算机接口、控制终端、监控系统的网络数据线SPD应满足各类接口设备传输速率的要求,SPD接口的线位、线排、线序应与被保护设备接口兼容,设计时应在满足设备传输速率条件下,优先采用由半导体放电管组成的保护电路SPD。计算机接口、控制终端、监控系统的网络数据线SPD的标称放电电流应≥3kA。

  2.6 PDS系统的接地

  2.6.1 相关防雷接地标准

  (1)信息产业部标准YDJ26-89《通信局(站)接地设计暂行技术规定》(综合楼部分);
  (2)信息产业部标准YD5098-2001《通信局(站)雷电过电压保护工程设计规范》;
  (3)国家标准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4)国家标准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标准要求采用联合接地);
  (5)国家标准GB9361-88《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 (要求分设计算机接地专设并与建筑物内部金属构件绝缘);
  (6)国家标准GB2887-89《计算机场地技术条件》也规定了计算机接地工作地、保护等地的接地电阻值;
  (7)公安部标准GAl73-1998《计算机信息系统防雷保安器》(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公共安全行业标准,即各部标准外的行业)。

2.6.2 PDS系统的接地要求

  (1)智能大厦PDS系统接地的目的智能大厦的接地,其主要目的有:

  ①保护工作人员和维护人员及设备的使用者,防止危险电压的安全保护;
  ②保证通信设备的安全,防止危险电压的保护;
  ③限制通信系统中的串话电流(如市话交换机)、噪声和电磁干扰电流,使其低于某一个(规定)数值,以保证通信系统的正常工作;
  ④防止整流器产生的高频电流和交流工频电流影响通信;
  ⑤提供人地通道,保护通信局(站)的安全。

  (2)信息系统接地的分类

  针对上述目的,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由于通信局(站)接地一般采用分散接地,接地方式有:

  ①直流工作地;
  ②交流工作地;
  ③保护地(交、直流保护地;防雷接地);
  ④防止电磁干扰和屏蔽接地;
  ⑤信号接地(电路接地,即工作接地)。

  在90年代以后,原邮电部标准YDJ26-89《通信局(站)接地设计暂行技术规定》(综合楼部分)将局(站)的接地分为:

  ①工作地;
  ②保护地(含屏蔽地);
  ③建筑物的防雷接地。

  这三种地在标准中规定共同合用一组接地体,即通信局(站)的联合接地方式。

  (3)智能大厦建筑物的混凝土钢筋基础为PDS系统提供一个良好的地网。国家标准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要求建筑物的接地一般都采用其钢筋混凝土基础作为地网,因为建筑物钢筋混凝土基础埋地较深,与大地的接触面积大,在相同的土质条件下,用其基础作接地体比一般人工接地所得的电阻低得多。另外,基础钢筋埋设在混凝土中,作为接地体的钢筋不会受到外力的损伤和破坏,不需要维护,使用期限长,接地电阻稳定,对于通信局(站)这种接地方法是相当有效的。同样,利用办公大楼、高层建筑的基础作为智能大厦PDS系统的接地是可行的;

  (4)网型、星型和星型一网状混合型接地的特点

  ①网状分配接地如图1所示。网状分配接地减少了不同设备接地之间的电位差,通信系统可以从不同的方位就近接地。另外,这种网状分配接地由于相互之间没有一个严格的绝缘要求,对建筑物内的金属构件包括可能被连接的混凝土的钢筋,以及电缆支架、槽架无需专门做绝缘处理,因此,实施施工较为容易;

  ②星型分配接地如图2所示。提出星型分配接地主要解决了通信系统的干扰问题,因为这种分配接地的方式减少了环流电流的干扰,使得干扰电流不能形成回路。星型分配接地的实施方案,一般由若干个主干地线分别由公共接地汇流排引出,每个主干地线(120mm2)再分几路分支地线,每个分支地线(50imm2)接到n个大列地线,每根大列地线分别接到列内各个机架;

  ③星型一网状混合型接地如图3所示。星型一网状混合型接地对设备的一部分接地采用网状布置,而另一部分对交流和杂音较为敏感的设备的接地采用星型布置;

  ④PDS系统及网络设备的接地。PDS系统的地线系统是典型的星型分配接地的衍生物树枝型分配接地,只需从公共接地汇流排引出一根垂直的主干地线到各子系统室的分接地汇流排,再由分接地汇流排分若干路引至列架和机架,互相之间没有回路。因此,不会通过地线网络对其它电路产生影响。

  另外,接至列架和机架的接地线,其目的是为列架和机架中的各类网络设备提供接地通路,因此,机架中所有设备均应与其保持良好的电气连接,即所有网络设备的外壳接地线应通过该点接地。

  (5)从电磁兼容的角度谈屏蔽接地和信号接地。星型网络实际上也被称为“一点接地”网络,其各个分支点之间没有闭合回路,从而防止了相互之间的传导耦合干扰,由于它们仅在“一点”相互连接,由此获得基准“零电位”。从信号接地系统来讲,应分别连在这个“基准点”,其“基准点”可设在智能大厦内或设施的任何位置,国外的做法一般是采用将该点接至“大地”的接地电极上,认为在这一点的电位接近于“大地”的零电位。

  从雷电保护和电力故障保护来讲,将防雷保护地线和交流保护地接至“大地”接地电极上是有意义的,这样可以避免雷电流和电力故障影响其它系统的正常工作,并能迅速安全地通过接地电极流人地下,就近散流。但“一点接地”在智能大厦中作为接地网络有其致命的缺点,因为要用很长的接地连接线,而对于信号接地系统,较长的接地连接线在低频时对信号影响不大,高频时又有很多问题:

  ①高频时网络将变为高阻抗;
  ②高频时各路地线之间将会出现由分布电容形成的电容耦合;
  ③高频时长导线将变为等效天线。

  由于“一点接地线”网络只有在低频时才是低阻抗,当频率升高时由于导线电感的作用而变为高阻抗。从电磁兼容的角度考虑频率的划分是依照1MHz为高频、低频的分界频率。

  一般认为,以1MHz为低频与高频的分界频率是恰当的,在信号频率为1MHz以下时,用“一点接地”系统(在自然空间1MHz的波长为300m,为了消除接地连线成为等效天线的概率、减少长导线相互间的电感耦合,其长度不超过波长的十分之一,即λ/10。对于MHz的波长来讲λ/10就是30m),信号频率为1MHz以上时,则采用多点接地系统(同样在高频时,屏蔽体一端接地是无效的,因为屏蔽体(线)对地有分布电容的耦合,所以实际上等效于多点接地,因此,高频时电缆的屏蔽层必须两端接地才能有好的屏蔽效果)。

  (6)SPD的连接线、接地线的要求。电源SPD的连接线及接地线截面积应符合下表的要求,数据线SPD以及其他类型SPD的接地线截面积应不小于2.5mm2,连接线及接地线材料为多股铜线。

  模块电源SPD的接线端子与相线和零线之间的连接线长度应小于0.5m,其接地线的长度应小于1m,且应就近接地。SPD箱的接线端子与相线和零线之间的连接线长度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加长,避雷箱连接线加长后,其截面积应适当增大。避雷箱接地线的长度应小于1m,连接线宜采用凯文接线方式就近接地。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智能化大厦综合布线系统的防雷与接地
关于《智能化大厦综合布线系统的防雷与接地》的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