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章 | 电子资料下载 | 家电维修 | 维修资料下载 | 加入收藏 | 全站地图
您现在所在位置:电子爱好者电子文章综合布线国际综合布线标准

国际综合布线标准

10-31 10:56:49 | http://www.5idzw.com | 综合布线 | 人气:827
标签:综合布线系统,综合布线方案,http://www.5idzw.com 国际综合布线标准,http://www.5idzw.com
   (2)当一条多对电缆运行两种业务时需要一个"Y"转接器。
   (3)当水平布线的电缆类型与设备所衙的电缆类型不同时,需要无源转接器。
   (4)当连接使用不同信号电路的仪器仪表则需要有源转按器。
   (5)有时需要线对转移位置以起匹配作用。
   (6)工作区中的一些通信插座(如ISDN终端)需要终端电阻,可以在设备外接一终端电阻。 7 管理区 7.1概述
  管理区是为与布线系统州关的大楼设备而设置的一个空间。每座大楼至少要有一个管理区或设备室(第八章).数量不限。下而是管理区的三种应用: 7.1.1 水平/主干连接 管理区内有部分主干布线和部分水平布线的机械终端,为无源(交叉连接〕或有源或用于两个系统连接的设备提供设施(空间、电力、接地等)。 7.1.2 主干布线系统的相互连接 管理区内有上干布线系统不同邢分的中间跳接箱和主跳接箱,为无源或有源设备或两系统的互连或主干布线的更多部分提供设施(空间、电力、接地等〕。 7.1.3 入楼设备 管理区设有分界点和大楼间的人楼设备,为用于分界点相互连接的有源或无源设备、楼间人楼设备或 通信有线系统提供设施。 7.2 管理区的设计 为帮助设计管理区,请参考EIA/TIA-569(RefB1.3)。 8 设备室
8.1概述
  设备至是用来将建筑内的通信系统和邵分布线系统的机械终端放置在一起。它与管埋区的区别在于 装有设备的特性和复杂性。设备室可提供管理区的任何功能,一个大楼内必须有一个管理区或孜备室。 则若需要可以有多个设备室。 8.2 设备室的设计 参考EIA/TIA-569(RefB1.3)。 9人楼设备 9.1 概述
  入楼设备构成了通柱大楼的通信业务,包括到大楼墙而直到人口处的输入点并有与坐落在寸范围 内的其他大楼栩连的主干电缆。 9.2 内部建筑的人楼设备 中间入楼设备起到了连接内部主于布线和中部中于布线的作用。它为符合标准的金属电缆提供电气 保护。9.3 网络接地点 网络接地点是本地通信部门的通信设备和用户终端的通信系统布线及设备之间的连接点(RefB1.38) 9.3.1 物理接地点 通信部门提供业务的接地方式是标准中记录的转接装置或在目录中提到的或工业标准中规定的方 为了系统的安装,确定准确的接地点要同业务提供者或厂商协商。 9.3.2 接地点的位置 在单一用户的大楼中,接地点在保护装置的12英寸范围内或元保护装置的地方它们一般在通信部门设备到大楼的12英寸范围内,在多用户大楼中通信部门要为接地点限定起码的几个点的屡人法规。否 则,大楼的房主可自行规定接地点的位置可以设置一个单独的接地点也可以在每个用户的办公地点设一 个分界点。这样从布线到用户办公地点就会超过12英寸。在EIA/rIA5触(REFBI3)(见552)中规运了网络的实际标准。 10 电缆技术规范 10.1 概述   这部分讲述了水平布线和主于布线的电缆特性。 除有更严格的规定外,所有的电缆都要符合N队的标准(REFB1.27和B1.32}。 像NEC这类标准没有正常对传输作要求,这部分主要讲述传输媒体的基本特性。出于以往通信业务 的限制以下所讲电缆的应用也许不适合业务的实际运行用产为了了解特妹的规定要参考有关的业务标 准和设备标准。 10.2 水平布线电缆 10.2.1 100Ω的UTP电缆 这部分讲述无屏蔽室内电缆在水平布线中的应用。这种电缆由24型AWG热塑绝缘导体组成的四对 双绞线刘构成,并有一热塑护套。它符合A阴1/ICFA出版的尽sa576(nsF Bl6),关于用于遇风系统和大楼内布绒的四时室内电缆的标准。是符合NEC的实际要求和本地大楼要求的电缆。 10.2.1.1物理设计 除了ANS/ICEA出版的S_80-576(RFF B1.6)的规定外,电缆的物理设计要符合以下要求。     10.2.1.1.2 绝缘导体 绝缘导体的最大直径为1.22cm。 10.2.1.2.3 线对配置 为了广泛的应用,电缆被限定为四对每一线对的线对双绞方法不能与另一刷完全相同。为了确保符合标准的串话十扰。由厂氮选择双绞线对的长度。 10.2.1.1.3颜色标准标准颜色见附表。
注 1: 线的绝缘层是白色的,其他的颜色以示区分.对于密封的双绞线对电缆(每双绞线对的线距小于38.1mm),与白色导体搭配的导体是作为它的标记. 注 2: 白色标记是任选的. 10.2.1.1.4 电缆直径 电缆直径小于6.35mm. 10.2.1.1.5 拉断力 电缆的拉断力根据ASTM D4565 (REF B1.35)的测量,最小为40.82Kg. 注:为避免拉长导体,最大张力不能超过11.34kg. 10.2.1.1.6 弯曲半径 根据ASTM D4566(REF B1.35)的测量值,在温度为-20℃±l℃时,无护套和绝缘层时,电缆的弯曲半径限定在25.4mm内。 注:在特殊情况下(如在寒冷气候中布放电缆〕,需要有一个低温下(-30℃±1℃)的电缆弯曲半径。 10.2.1.2 传输要求 10.2.1.2.1 直接电阻
   根据ASTM D4566(REF B1.7)的测量值1.导体的电阻在20℃时不能超过28.6欧/305米:(RefB1.32〕 10.2.1.2.2 直流不平衡电阻
   根据ASTM D4566(REF B1.7)的测量位,任一线对的两个导体的不平衡电阻在20℃时不能超过5%。 10.2.1.2.3 线的电容
   根据ASTM D4566(RefB1.7〕的测量值和10.2.1.2.8的测量值,在1kHz下的任一线对的线间电容在20℃时不超过20nF/305m. 10.2.1.2.4 不平衡电容:按地线对 根据ASTM D4566(REFB1.7〕和10.2.1.2.8的测量值,在1kHz频率下的任一线别的对地的小平衡电容不超过1000PF/305mm(20℃下)。 10.2.1.2.5衰减
   根据ASTM D4566(REFB1.7〕和10.2.1.2.8下测量值,任一线对的衰减不超过下表所示值。 注:一些UTP电缆的衰减,就像PVC绝缘电缆受温度影响电缆中常见的衰减温度,系数是1.5%每摄氏度,在特殊条件下比如在高温下布放电缆,就要求用少受温度影响的电缆。
  电缆衰臧 10.2.1.2.6 特性阻抗
   根据ASTM D4566(REF B1.7〕给出的参数或测试程序测出的值,特性阻抗要满足附表10.3的要求。
  注:关于特性阻抗测骰的反射波损耗是非常重要的:还有待研究, 10.2.1.2.7 近端串扰
  一个电缆的两对线之间的后级近端串扰耦合损耗,根据ASTM D4566(REF B1.7)和10.2.1.2.8的测量结果,应和附表10.4所示一样或更大.
  注1: 在电缆盘上测嫩量是不允许的,因为在电缆上或线圈上测量10.2.1.2.3和10.2.1.2.5的参数会比在架空线上测量高10%,这些差别是由于密封护套的密度和绕组间的电容引起的.
  注2: 在地面上,若在金属管边或其他导体表面安装时,10.2.1.2.3和10.1.2.5的参数会高一些,10.2.1.2.6的参数会低一些,这些问题还有待研究. 10.2.1.2.8 测量方法 线间电路、不平衡电容、特性阻抗、衰减和近端串扰的传输测量是在从电缆盘或外壳中移出的电缆样品上进行的,测试样应沿非导体的表面拉直,或用一支架架空,这样使任一匝电缆间隔最小为凹25.4mm。    10.2.1.3 地毯下的电缆 地毯下的电缆有其特殊的应用,这些电缆要符合ANST/IPC213(RefB1.8)的物理和环境标准, 另外,还要符合10.2.1.1.2,10.2.1.1.3和10.2.1.2的要求.
   注:一般说,扁平缆价格是UTP线缆的10倍,所以用户大多不采用. 10.2.2 15Ofl的STP电缆
   这种电缆驶符合EM暂行标准M獭连线的技术规范wS及N个EWL43(Ref川川标准和下歹。所述 技术规范。 10.2.3  50Ω的同轴电缆
   符合IEEE802.3(10BASE)(Ref B1.4)的技术规范。 10.2.4 62.5/125um光缆
  光缆的技术规范有三部分:(1)光纤;(2)电缆传输性能的技术规范;(3)实际电缆技术规范。 10.2.4.1 光纤技术规范 光纤必须是多模的。是有额定的62.5/125um磁层直径的渐变折射率光纤波导,符合ANSI/EIA-492AAAA(RefB1.18)标准. 10.2.4.2电缆传输性能的技术规范
  每个电缆光纤必须符合附表10.5分级运行的技术规范,衰减的测试要符合EIA光纤测试程序ELA/ TIA-455-46-61或-53(Ref B1.39)信息传输最要在符合EIA/TIA455-51或-30(Ref B1.39〕的标准测定。

上一页  [1] [2] [3] 

,国际综合布线标准
关于《国际综合布线标准》的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