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章 | 电子资料下载 | 家电维修 | 维修资料下载 | 加入收藏 | 全站地图
您现在所在位置:电子爱好者电子文章综合布线GB 50312-2007 综合布线工程验收规范(含条文说明)

GB 50312-2007 综合布线工程验收规范(含条文说明)

10-31 10:56:45 | http://www.5idzw.com | 综合布线 | 人气:390
标签:综合布线系统,综合布线方案,http://www.5idzw.com GB 50312-2007 综合布线工程验收规范(含条文说明),http://www.5idzw.com
注:L= LFC +Lcp
LFC——固定电缆长度(m);LCP——CP 电缆长度(m);n-2 对于不包含CP 点的永久链路的测试或仅测试CP
链路;n-3 对于包含CP 点的永久链路的测试。
表B.0.5-20 永久链路传播时延偏差建议值
等级 频率(MHz) 最大时延偏差(us)
A F=0.1
B 0.1≤f≤1
C 1≤f≤16 0.044①
D 1≤f≤100 0.044①
E 1≤f≤250 0.044①
F 14f≤600 0.026②
注:①0.044 为0.9×0.045+3×0.00125 计算结果。
②0.026 为0.9×0.025+3×0.00125 计算结果。
B•0.6 所有电缆的链路和信道测试结果应有记录,记录在管理系统中并纳入文档管理。
附录C 光纤链路测试方法
C.0.1 测试前应对所有的光连接器件进行清洗,并将测试接收器校准至零位。
C.0.2 测试应包括以下内容:
1 在施工前进行器材检验时,一般检查光纤的连通性,必要时宜采用光纤损耗测试仪(稳定光源和光功率计
组合)对光纤链路的插入损耗和光纤长度进行测试。
2 对光纤链路(包括光纤、连接器件和熔接点)的衰减进行测试,同时测试光跳线的衰减值可作为设备连接
光缆的衰减参考值,整个光纤信道的衰减值应符合设计要求。
C.0.3 测试应按图C.0.3 进行连接。
1 在两端对光纤逐根进行双向(收与发)测试,连接方式见图C.0.3。
注:光连接器件可以为工作区TO、电信间FD、设备间BD、CD 的SC、ST、sFF 连接器件。
2 光缆可以为水平光缆、建筑物主干光缆和建筑群主干光缆。
3 光纤链路中不包括光跳线在内。
C.0.4 布线系统所采用光纤的性能指标及光纤信道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同类型的光缆在标称的波长,
每公里的最大衰减值应符合表C.0.4 的规定。
表C.0.4 光缆衰减
最大光缆衰减(dB/km)
项目 OM1,OM2 及OM3 多模 OSl 单模
波长 850 nm 1300 nm 1310 nm 1550 nm
衰减 3.5 1.5 1.0 1.0
C.0.5 光缆布线信道在规定的传输窗口测量出的最大光衰减(介入损耗)应不超过表C.0.5 的规定,该指标已
包括接头与连接插座的衰减在内。
表C.0.5 光缆信道衰减范围
最大信道衰减(dB)
单模 多模
级别
1310nm 1550rim 850nm 1300nm
OF-300 1.80 1.80 2.55 1.95
OF-500 2.00 2.00 3.25 2.25
OF-2000 3.50 3.50 8.50 4.50
注:每个连接处的衰减值最大为1.5 dB。
C•0.6 光纤链路的插入损耗极限值可用以下公式计算:
光纤链路损耗=光纤损耗+连接器件损耗+光纤连接点损耗 (C.0.6—1)
光纤损耗=光纤损耗系数(dB/km)×光纤长度(km) (C.0.6—2)
连接器件损耗=连接器件损耗/个×连接器件个数 (C.0.6-3)
光纤连接点损耗=光纤连接点损耗/个×光纤连接点个数 (C.0.6-4)
表C.0.6 光纤链路损耗参考值
种类 工作波长(nm) 衰减系数(dB/km)
多模光纤 850 3.5
多模光纤 1300 1.5
单模室外光纤 1310 0.5
单模室外光纤 1550 0.5
单模室内光纤 1310 1.0
单模室内光纤 1550 1.0
连接器件衰减 0.75dB
光纤连接点衰减 0.3 dB
C•0•7 所有光纤链路测试结果应有记录,记录在管理系统中并纳入文档管理。
附录D 综合布线工程管理系统验收内容
D.0.1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技术管理涉及综合布线系统的工作区、电信间、设备间、进线间、入口设施、
缆线管道与传输介质、配线连接器件及接地等各方面,根据布线系统的复杂程度分为以下4 级:
1 一级管理:针对单一电信间或设备间的系统。
2 二级管理:针对同一建筑物内多个电信间或设备间的系统。
3 三级管理:针对同一建筑群内多栋建筑物的系统,包括建筑物内部及外部系统。
4 四级管理:针对多个建筑群的系统。
5 管理系统的设计应使系统可在无需改变已有标识符和标签的情况下升级和扩充。
D•0•2 综合布线系统应在需要管理的各个部位设置标签,分配由不同长度的编码和数字组成的标识符,以
表示相关的管理信息。
1 标识符可由数字、英文字母、汉语拼音或其他字符组成,布线系统内各同类型的器件与缆线的标识符应
具有同样特征(相同数量的字母和数字等)。
2 标签的选用应符合以下要求:
1)选用粘贴型标签时,缆线应采用环套型标签,标签在缆线上至少应缠绕一圈或一圈半,配线设备和其他
设施应采用扁平型标签;
2)标签衬底应耐用,可适应各种恶劣环境;不可将民用标签应用于综合布线工程;插入型标签应设置在明
显位置、固定牢固;
3)不同颜色的配线设备之间应采用相应的跳线进行连接,色标的规定及应用场合宜符合下列要求(图D.0.2):
1)橙色——用于分界点,连接入口设施与外部网络的配续设备。
2)绿色——用于建筑物分界点,连接入口设施与建筑群的配线设备。
3)紫色——用于与信息通信设施PBX、计算机网络、传输等设备)连接的配线设备。
4)白色——用于连接建筑物内主干缆线的配线设备(一级
5)灰色——用于连接建筑物内主干缆线的配线设备(二级主干)。
6)棕色——用于连接建筑群主干缆线的配线设备。
7)蓝色——用于连接水平缆线的配线设备。
8)黄色——用于报警、安全等其他线路。
9)红色——预留备用。
4 系统中所使用的区分不同服务的色标应保持一致,对于不同性能缆线级别所连接的配线设备,可用加强
颜色或适当的标记加以区分。
D.0.3 记录信息包括所需信息和任选信息,各部位相互间接口信息应统一。
1 管线记录包括管道的标识符、类型、填充率、接地等内容。
2 缆线记录包括缆线标识符、缆线类型、连接状态、线对连接位置、缆线占用管道类型、缆线长度、接地
等内容。
3 连接器件及连接位置记录包括相应标识符、安装场地、连接器件类型、连接器件位置、连接方式、接地
等内容。
4 接地记录包括接地体与接地导线标识符、接地电阻值、接地导线类型、接地体安装位置、接地体与接地
导线连接状态、导线长度、接地体测量日期等内容。
D.0.4 报告可由一组记录或多组连续信息组成,以不同格式介绍记录中的信息。报告应包括相应记录、补
充信息和其他信息等内容。
D.0.5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竣工图纸应包括说明及设计系统图、反映各部分设备安装情况的施工图。竣工图
纸应表示以下内容:
1 安装场地和布线管道的位置、尺寸、标识符等。
2 设备间、电信间、进线间等安装场地的平面图或剖面图及信息插座模块安装位置。
3 缆线布放路径、弯曲半径、孔洞、连接方法及尺寸等。
附录E 测试项目和技术指标含义
E•o•1 综合布线系统对绞线永久链路或信道测试项目及技术指标的含义如下:
1 接线图:测试布线链路有无终接错误的一项基本检查,测试的接线图显示出所测每条8 芯电缆与配线模
块接线端子的连接实际状态。
2 衰减:由于绝缘损耗、阻抗不匹配、连接电阻等因素,信号沿链路传输损失的能量为衰减。
传输衰减主要测试传输信号在每个线对两端间传输损耗值及同一条电缆内所有线对中最差线对的衰减量,
相对于所允许的最大衰减值的差值。
3 近端串音(NEXT):近端串扰值(dB)和导致该串扰的发送信号(参考值定为o)之差值为近端串扰损耗。
在一条链路中处于线缆一侧的某发送线对,对于同侧的其他相邻(接收)线对通过电磁感应所造成的信号耦
合(由发射机在近端传送信号,在相邻线对近端测出的不良信号耦合)为近端串扰。
4 近端串音功率5N(PS NEXT):在4 对对绞电缆一侧测量3 个相邻线对对某线对近端串扰总和(所有近端干
扰信号同时工作时,在接收线对上形成的组合串扰)。
5 衰减串音比值(ACR):在受相邻发送信号线对串扰的线对上,其串扰损耗(NEXT)与本线对传输信号衰减
值(A)的差值。
6 等电平远端串音(ELFEXT):某线对上远端串扰损耗与该线路传输信号衰减的差值。
从链路或信道近端线缆的一个线对发送信号,经过线路衰减从链路远端干扰相邻接收线对(由发射机在远端
传送信号,在相邻线对近端测出的不良信号耦合)为远端串音(FEXT)。
7 等电平远端串音功率和(PS ELFEXT):在4 对对绞电缆一侧测量3 个相邻线对对某线对远端串扰总和(所
有远端干扰信号同时工作,在接收线对上形成的组合串扰)。
8 回波损耗(RL):由于链路或信道特性阻抗偏离标准值导致功率反射而引起(布线系统中阻抗不匹配产生的
反射能量)。由输出线对的信号幅度和该线对所构成的链路上反射回来的信号幅度的差值导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GB 50312-2007 综合布线工程验收规范(含条文说明)
关于《GB 50312-2007 综合布线工程验收规范(含条文说明)》的更多文章